拔河比赛
江西吉安市新干县逸夫小学二(2)班刘澔艺
校园秋季运动会消息发出的那天,我们班的士气就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往年,我们班总是“精神文明奖”的常客,也就是最后一名。放学时,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串垂头丧气的问号。
“今年的4×400米接力赛,我们要跑进前三!”体育委员马垚突然转头对我们说,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茫。是的,我们几个跑步“种子选手”一起报名了4×400米接力赛。对于马垚的立下的豪言壮志,没有人对此感到好笑,因为我们看见他攥紧的拳头在微微颤抖。
于是,每天放学后,学校附近的小广场成了我们的秘密训练基地。最初,我们总是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我总是在起跑的时候紧张抢跑,朱勃华总是接不到接力棒,苏梓桐才跑半圈就喘得像台老旧的风箱……广场上散步的老人时常停下脚步,看着我们笨拙的样子忍俊不禁。
转折出现在一个周三的傍晚。马垚用白色粉笔在广场的砖地上画了几条线,让我们一个接一个站上去。他站在最前面的一条线上,突然向前跑去,我们下意识地追了上去。渐渐地,杂乱的脚步声渐渐开始合拍,就像杂音遇到了节拍器。那一刻,风声、喘息声、脚步声,还有天边那轮越来越温柔的夕阳,突然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团结”。我们发现了彼此的闪光点:马垚是促使我们团结协作的中心,朱勃华会把控跑步速度和节奏,苏梓桐在交接接力棒的时候会抓住时机,总能稳稳地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个人,我的爆发力最强。
不止我们,班上的啦啦队队员们也加入了我们的训练中,他们在场边的呐喊声让我们热血沸腾。夕阳记下我们滴落的每一滴汗水,把广场的红砖地染成金色的赛道。
比赛的那天终于到来,4×400米接力赛被安排在运动会的最后一天。前三棒我们紧紧咬住第三名,当我接过接力棒时,与第二名的差距大得让人绝望。冲刺,转弯,再冲刺……肺部像在燃烧,双腿仿佛灌了铅,看台上的呐喊声变得遥远。
就在最艰难的时刻,我听到了不止一个人的加油声,而是全班五十多人齐声的呐喊:“看天上!”我下意识抬头,那一幕让我终生难忘:天边那轮熟悉的夕阳仿佛挣脱了地平线,,将整个操场、整条跑道都浸没在磅礴的金色的光辉中。我突然感觉不是一个人在奔跑,而是被那片光芒,被所有伙伴的力量推着向前飞。
当我以半步优势冲过终点,摘得铜牌时,没有人去在意奖牌。我们互相搀扶着坐到操场边,望着那轮夕阳缓缓沉入地平线,谁都没有说话。
多年以后,我或许会忘记奖牌的颜色,但永远记得那天夕阳的金红色。它让我明白:青春最美的不是超越他人那一刻的狂喜,而是与一群人,朝着同一个方向,笨拙却真诚地奔跑,最后一起安静地看一场日落。那场日落,为我们每个人的青涩镀上了永不褪色的金边。
创刊于1962年,品牌老刊,全国少儿优秀期刊,第六届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期刊。
copyright© 2010 创新作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6007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