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赠刘景文》
[解读]请您记住一年最美好的光景是橙黄桔绿的时候。比喻人生最美好的东西,还是象橙黄桔绿那样具有凌霜傲雪的坚贞品格。全诗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宋·朱熹《论语·学而》注
[解读] 有过错或不足之处就改正,没有过错就加以警惕,作为一种勉励。原来是用来勉励自己的话,后来常用来勉励别人接受意见,改过从善。《论语·学而》:“吾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朱熹给这句话做注解说,曾子从这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篇》
[解读]能在别人不会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才会有长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不发现问题就谈不上解决问题,也就谈不上有什么进步。当然,仅仅能提出一些人人都能提出的问题也是没有什么长进的。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宋·周敦颐《爱莲说》
[解读] 我唯独喜爱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一点污秽。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若能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这才称得
上真正的君子。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
——唐代孟郊诗《上包祭酒》
[解读] 希望能借助黄鹤的翅膀飞上九天,翱翔万里。黄鹤:传说中是仙人所乘的一种鹤。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一《宋史·吕端传》
[解读] 在小事上采取谅解态度,在大事上要坚持原则,毫不含糊。原文为:“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日:决意相之。”欲相端:想要吕端做宰相。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解读]读书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循序渐进,反复阅读,专心思考。循:顺着。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一一宋·王应麟《三字经》
[解读] 生养了子女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是教师在偷懒。娇生惯养,放任自由,祸害无穷。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希望能领会父母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一束·王淇《春暮游小园》
[解读] 自从梅花凋零之后,海棠花刚刚涂抹了它那鲜红艳丽的脸容。待到荼蘼花开过之后,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了,但酸枣树的茎叶片又长出了莓墙之上了。比喻大自然是不会寂寞的,总有新生事物出现,这不正是人类社会的象征吗?人类不也正是英雄辈出,后继有人吗?一从:自从。残妆:粉褪妆残。荼蘼(mi):蘼芜,是一种香草。了:结束。天棘(ji):酸枣树。莓:指墙上的草莓。
创刊于1962年,品牌老刊,全国少儿优秀期刊,第六届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期刊。
copyright© 2010 创新作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6007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