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乐课堂 >  小学版

快乐课堂

凸显作文亮点,打造高分作文

来源:创新作文发布时间:2011-05-06浏览数:1281
 

凸显作文亮点,打造高分作文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 273300 李传鹏
 
       可以这么说,文章的亮点对文章得高分起决定性的作用。既然亮点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发出耀眼的光芒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情感要凸显“真”
叶圣陶认为:“作文之形势为文字,其内容不出思想感情两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又所撰作”。可见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学生只有带着满腔热情,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被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所感动,感知到生活中的美,才能写出好文章。因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情感性。
人间真情最具有穿透力,例如作文题为《诗意地生活》,有一篇优秀作文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奶奶一直都勤俭朴素地持着她跟爷爷的家。虽然儿女们都早已长大成家,她不必再为吃穿而省吃俭用,可是她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无数个炊烟袅袅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动人心的表白;可就是这朴实的叙说使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人间的温情,这样的作文同样也能得高分。
  二、观点要凸显“明”
  生活的美到处可见,因此我们不必感叹缺少美。同样,作文创新要求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触及新问题,发表新观点。宋叔和说得好:“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中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什么意思呢?用写作的“术语”来说,中考作文与平时作文不一样,平时作文应像“碧螺春”,让人慢慢品尝,而中考作文应像“二锅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中考中如果你的作文太含蓄、太曲折,“犹抱琵琶”,那么有时不仅得不到高分,反而还会打低分。这样的教训实在太多,也太惨痛。所以中考作文不讲究太多的“含蓄美”。观点明了、态度直白的文章往往能让人产生好感。
  请看某考生的《知音难逢》:
  时常想,岳少保在不住鸣的寒蜇蛩声中,胧明的月光下,将心事付瑶琴时,应是有无限的郁闷吧——“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开头化诗为文,直击主题。中间用俞伯牙、王猛、柳永、李白、李清照与赵明诚等丰富的材料诠释着、证明着一个观点——知音难逢。结尾照应开头并希望人们找到知音,找到快乐。整篇文章紧紧扣住主题,观点一目了然。
  三、开头要凸显“新”
  朗加明曾说:“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少有人走的森林。”在写作过程中,只要使文章开头与结尾、形式与表达内容及主题巧妙地融为一体,就能够吸引读者,使其更具生命力。有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新颖别致的开头往往能勾人心魄。对考生来说,新颖的开头有很多种形式,如名人名言式、排比式、比喻式、诗词引用式等等。请看下面几种开头:
  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沙漠,那么笑对困苦就若一泓清泉,能使沙漠长出绿洲。 如果说人生是一艘航船,那么笑对困苦就如一盏明灯,为航船指明方向。 如果说人生是一幢高楼,那么笑对困苦就像一层层基石,为高楼作铺垫。 (题目:“笑对困苦”)
  用“如果……那么……”的句式, 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笑对困苦”的重要性。
  四、构思要凸显“清”
理清思路,就是把自己想出的材料,通过选择、编排,初步组织好文章的结构。主要掌握好开头、结尾和中间的结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开头常用的方法有开门见山式、引用式、描绘式、对比式、欲扬先抑式等;结尾常用的方法有照应式、渲染式、含蓄式、卒章显志式等,尤其是照应式应该是考场中最为合理、可靠、保险的方法之一:即首段直奔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中间的结构上,要注意段落的划分,注意详略得当,注意铺垫、过渡与照应。
同样是写“生命的芳香”,有个学生是这样安排结构的:
  开头:“生命因拼搏而充实,生命因奉献而美丽,生命因抗争而坚韧。生命的芳香就在拼搏、奉献、抗争中释放。”
  中间:三个分论点并列 ,如:拼搏释放生命的芳香(举三栖尖兵何祥美的例子并加以论述);奉献释放生命的芳香(举舟曲之子王伟的例子并加以论述);抗争释放生命的芳香(举警界保尔孙炎明与病魔抗争的例子并论述)
  结尾:生命的芳香因拼搏而得到敬重,生命的芳香因奉献而得到流传,生命的芳香因抗争而得到升华。
  此文开头用排比的句式单刀直入地提出观点,中间用分论点的形式论述,最后又用排比句收束全文。这样的结构使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楚,前后勾连,浑然一体。
  五、语言要凸显“靓”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不习惯于思维,就是愚笨。”多在语言上考虑,注重斟词酌句。生动、活泼,有个性、有美感的语言,极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古代也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说。靓丽的语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谓“靓丽”就是有文采,有感染力、震慑力。靓丽的语言、飞扬的文采从哪里来?这里我只从精练而又富于变化的词语、铺张的文句、漂亮的修辞手法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1.巧用精练又富于变化的词语
  对字词进行比较、推敲、锤炼,可以达到使语言简洁精炼、形象鲜明、富于变化的目的。如:
  “有人憧憬白云,有人迷恋大海,有人喜欢高山,有人情系沙漠……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哪个角落,都有一个很别致的风景。&rd

友情链接

《创新作文》旧网站 龙源期刊网
首页 关于创新作文 《创新作文》电子刊 联系我们 订阅 投稿

地址:广西南宁市鲤湾路17号 (广西教育学院南校区) 邮编:530022 订刊热线:0771-5842385
编辑部电话:0771-5860985 传真:
电子邮箱:xdjygxecm@126.com 广告部:0771-5861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桂)字第010号

你关注的,这里都有

copyright© 2010 创新作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6007781-5

关闭
给小编发消息吧

想订刊,就扫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