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乐课堂 >  小学版

快乐课堂

让人物跟作文一起“活”起来

来源:创新作文发布时间:2011-09-05浏览数:1025
 让人物跟作文一起“活”起来
 
    王祖远
 
  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要涉及写人,比如,印象最深刻的人,令人尊敬的人,最喜欢的人,或者是最熟悉的人等等。
  因为经常要写,同学们常常会觉得才思枯竭。写妈妈,总是写她如何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悉心照顾;写爷爷奶奶,总是写他们如何节俭,不肯花钱;写同学,总是写他如何勤奋学习……本来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多元化的人,都被贴上了某个标签,单调,千篇一律。
  同学们更烦的是,因为经常要写,该写的那几个人,都写过了,再写,写谁呢?
  所以每一次,有写人的题目,孩子们总爱磨老师,换个题材吧,都写烂了!
  其实,同学们不知道,写人是小学阶段的基础练习,一定要写好。而且,写人也有好方法。只要匠心独运,就能笔下生辉。
  写人,首先形象要鲜明。俗话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两条河流。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你之所以是你,是因为你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我们写人,就要把人物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表现出来,比如,同样写爸爸,不同的爸爸,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大方,有的抠门;有的粗心,有的细腻;有的勤快,有的懒惰……你得把爸爸最明显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写出来。有的同学如果能抓住矛盾来表现,就更好了,像看似小气实则大方,关心别人甚于关心自己,严厉的背后藏着深深的爱之类的,都特别能写出新意。我们写身边的人,要写出他真实的一面,有长处也有短处,而因为有了爱,很多看似缺点的地方,也显得特别可爱。我们身边的人,还具有多样性。同样看一个人,因为看的角度不同,感觉也会不一样,比如,同样是妈妈,爸爸眼中的妈妈,""眼中的妈妈,外婆眼中的妈妈,邻居眼中的妈妈,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们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不但要学会观察,还要学会倾听和了解,这样,写文章的时候才会有丰富的题材。
  一篇作文中是这样写"爷爷"的:
 
  在妈妈的眼里,外公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一件衣服总是穿了再穿,直到穿破了,还要"废物利用"。在外婆的眼里,外公是一个非常马虎的人,自己的老花眼镜常常找不着,要买的牛奶一说再说,可外公就好像当耳边风,始终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从来不把它当回事。而在我们眼里,外公还是很受我们"欢迎"的,外婆在批评我们时,他常常护着我们。有时,还像一位"老顽童",买来许许多多的玩具,和我们一起玩。在玩的时候,他经常告诉我们这个玩具的原理,让我们玩中学,学中玩。
  有一次,妹妹不小心把一个玻璃茶几弄破了,外婆见了立刻板直了脸,十分地生气。可外公却没像外婆一样,不但没有批评妹妹,而且始终微笑着,把那几块玻璃搬到书房里,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天,早晨我们来到他家,外公便神神秘秘对我们说:"今天,我们又有好玩的了。""什么?"我们一听眼睛都亮了。"外公万岁!"我们快速地做完作业,跟着外公来到书房,原来是把昨天的玻璃粘起来,让破茶几还原。我们正打算开工,没想到外公的眼镜不知怎么不见了。唉,没办法,外公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们只得把玩的时间腾出来帮他找眼镜。我们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找遍了屋里的每个角落,但就是没有眼镜的下落。突然,外公一拍自己的脑门,这才想起,老花眼镜忘在一件衣服里,而那件衣服正在洗衣店里……外公不多想,马上骑自行车去洗衣店找他那副眼镜去了……
 
  读了上面的片断,一个慈祥、马虎的爷爷形象立马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个爷爷并不完美,有很多缺点,但是他却是如此真实,受读者喜爱。所以,写人,贵在要凸现特点。
  写人,其次语言要生动。再粗壮的树干也需要繁茂的绿叶来映衬才显其生机。同样,人物的特点也是要蕴含在其语言、神态、行动、外貌之中。人物的对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有的同学写节俭的奶奶,总会写到奶奶说"勤俭节约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估摸没有多少文化的奶奶辈,是说不出这样的话来的。有时候,主人公不说话,但是他的神态和动作却揭示了他内心的秘密,同学们要善于捕捉,也要善于运用合适的语言具体地表现出来。文章的语言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却需要真实的描述。
  我们来看看这篇写爸爸的作文:
  "爸爸的工作非常普通。在他的眼里,一辆公交车便是他唯一赚钱的工具。他驾着公交车来回奔跑,一天就是十几趟,别人冬天穿得严严实实,他却只穿一件线衫和一个不厚的外套。早上,他的闹钟总是和我的闹钟不一样,他的闹钟扁扁的,藏在枕头底下,我的高高大大的,摆在床头,显得非常显眼。早上,爸爸不想吵醒我的睡梦,总是把报时钟开得只有自己能听见。他轻手轻脚地溜出卧室,不敢烧饭,更不敢吃饭,连关门也显得像一只猫在走路。"
  一个"""",勾勒出了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孩子和家人的深沉的爱。生动的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不断的理解和积累中形成的。
  所以,归结起来,写人并不难写,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双"慧眼",一颗"书心"

友情链接

《创新作文》旧网站 龙源期刊网
首页 关于创新作文 《创新作文》电子刊 联系我们 订阅 投稿

地址:广西南宁市鲤湾路17号 (广西教育学院南校区) 邮编:530022 订刊热线:0771-5842385
编辑部电话:0771-5860985 传真:
电子邮箱:xdjygxecm@126.com 广告部:0771-5861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桂)字第010号

你关注的,这里都有

copyright© 2010 创新作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桂ICP备16007781-5

关闭
给小编发消息吧

想订刊,就扫我吧